2025年大检修专刊第十期(11篇)
2025-06-13 12:25作者:石伟、欧阳磊、许琴、肖世佳、黄宏宇、方小荣、牟良文、顾陈、袁姚、方美华 来源:长岭分公司
攻坚克难 披荆斩棘 —— 记机修专业 2025 年大检修同步更新项目
——长岭机修分公司 石伟
2025 年大检修战役中,机修专业肩负起 23 个项目、82 台机泵设备的同步更新重任,这场硬仗的困难程度前所未有。其中,湖南石化一区炼油板块 2024 年高危机泵隐患治理项目作为机修总包的核心任务,任务尤其艰巨。
该项目施工内容繁杂,不仅要拆除焦化装置机泵基础2个、1#催化装置机泵基础2个,还要新增冲洗油站基础1个、除盐水站基础3个。同时,需完成1套机泵机械密封冲洗油站、3套除盐水站的安装,更换8套机泵密封与52套冲洗系统,并且涉及配套管道、电仪等全专业施工。
3 月 17 日,各专业才拿到施工图纸,时间紧迫程度可想而知。机修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同步开展材料调配、人员集结、机具筹备、现场设计对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。然而,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实物安装环节 —— 撬装设备除盐水站重达 12.5 吨,外形尺寸达 6 米长、4 米宽、3.5 米高,按原设计安装位置,需先拆除一部焦化装置的 2 台蒸汽往复泵,再用 130 吨汽车吊跨越泵棚实施吊装,最后以非常规平移方式完成就位,这一过程涉及多专业交叉作业,动设备拆除需精准操作,静设备管线改造与钢结构斜撑拆除需确保系统稳定,仪表专业要小心拆解现场控制柜与电气操作柱电缆,土建施工更因作业空间狭小,挖机无法进场,只能依靠人工开挖,仅各专业拆除工作量就预计最快需 12 - 13 天才能完成。
关键时刻,总包负责人石伟挺身而出。他反复研读施工图纸,三次向运行部及设计单位提交联络单,有理有据地阐述安装位置的技术难点与工期风险,却接连遭到驳回。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带着现场实测数据与优化方案,当面向一部主管设备副经理田毅汇报施工难度与进度压力。田经理在实地勘察后,当即同意设计变更。这一决策成为项目的转折点,土建专业迅速调配挖机进场,仅用 1 天就完成基础开挖,为整个项目抢回了宝贵的 10 天工期,最终确保项目如期交付。
在这场争分夺秒的大检修攻坚战中,这只是 82 台机泵更新战役中的一个缩影。每一次设备的精准拆装、每一组数据的反复测算、每一轮方案的彻夜研讨,都凝聚着机电人 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 的奋斗精神。当一台台机泵在轰鸣声中重焕生机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设备的更新换代,更是整个团队攻坚克难的奋斗缩影,他们以专业素养破解技术难题,用执着坚守突破工期极限,正以崭新的姿态,迎接下一个检修战场的挑战 。
不惧困难险阻——机修五班刮泥机检修顺利完成
——长岭机修分公司 五班 欧阳磊
6月骄阳似火,长岭机修分公司的大检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。化工部环氧丙烷装置的污泥池刮泥机,因长期承受重负荷运行,出现链条严重磨损、链条导轨多处断裂的问题。长岭机修分公司五班迅速响应,针对这一“疑难杂症”展开专项检修。
接到任务后,易田作业小组第一时间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勘查。由于作业地点位于污泥池内,属于受限空间,且池内气体成分不明,安全风险极高。为此,作业组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,提前备齐通风设备、气体报警仪、防爆照明灯等安全装备,搭建好通往地坑的作业通道,并彻底排空污泥池内的污油废水。待各项安全条件验收合格后,作业人员才有序进入池内作业。
面对又脏又臭的环境和冰冷笨重的设备,作业组全员毫无怨言。为确保检修安全与质量,班长刘志宏全程驻守现场,实时把控作业风险。在拆卸链条、刮泥板、导轨,以及导轨焊接、设备回装等工序中,作业小组成员吕涛、侯观敏长时间站在一米深的污泥井里,浑身沾满泥浆,衣服被汗水浸透,脸上也满是污渍。但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,为保障大检修进度和装置顺利开工,主动放弃休息,连续三天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。
最终,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,刮泥机顺利完成检修,为此次大检修任务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认真负责的李师傅
——长岭电气分公司 试电班 许琴
5月30日上午,电气试电班的李双林老师傅在长炼1站C主控室开展1#厂高变试验调试工作,凭借出色表现获得2025年大检修QHSE奖券一张。
李双林老师傅经验丰富,此次大检修是他职业生涯中参与的最后一次大检修。他主动承担起动力厂最复杂、最核心的设备检修任务,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精神,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认可。此次厂高变改造项目正值大检修期间,调试工作任务艰巨,不仅涉及范围广,盘柜内线路连锁复杂,而且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差异,给试验带来了诸多挑战。
为确保试验顺利完成,李师傅带领团队严格执行作业规程,作业前,组织列队进行安全讲话和技术交底,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;作业过程中,仔细核对定值,通过复诵机制避免调试失误。面对厚厚的一叠定值单,李师傅逐条逐项推进,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每一个调试步骤,对压板、节点、信号等细节都不放过。即便调试过程中困难重重,他也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,与团队成员深入研究探讨,逐一攻克难题。
李双林老师傅任劳任怨,默默坚守在试验一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,是全体员工学习的榜样。
匠心铸就品质 焊花闪耀现场
——长岭检安仪表二班 肖世佳
6月3日,炼油二部3#催化装置的检修工作依然紧张有序地进行着。在清油机旁,检安分公司仪表二班的焊工师傅方汪云正带领团队准备焊接作业。
作业当天,闷热的天气笼罩着厂区,乌云密布却不见雨滴,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方汪云的任务是焊接一段离地仅10公分的薄壁风管。空间狭小,操作难度大,对焊工的技术要求极高。
“小卢,去把焊机的把线带来。小肖,把电流调到120。”方师傅沉稳的指令让现场的工作迅速展开。他自己则是没有丝毫犹豫,戴上防护面罩,直接躺在地上,以最贴合的姿态开始了焊接。当焊枪点燃,刺眼的弧光划破沉闷的空气,飞溅的火花映照出他专注而坚毅的面庞。他的手腕稳如磐石,焊枪在他的掌控下精准移动,焊缝均匀而完美,仿佛金属在他的手中被赋予了生命。
方汪云师傅从事焊接工作多年,对他而言,每一次焊接不仅是技术的展现,更是匠心的传承。“电焊不是简单的粘合,而是让金属‘活’起来。”他常常这样教导青工。为了练就”鱼鳞焊”的绝活,他曾日复一日地蹲守在工位前,反复调整角度、控制电流,直到每一道焊缝都如鱼鳞般整齐美观。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让他在每一次检修中都能交出令人赞叹的答卷。
在本次大检修中,像方汪云师傅这样坚守岗位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正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。他们不惧环境艰苦,以专业和专注诠释着“匠心”二字的深刻内涵。焊花闪烁,映照的是机电人的执着;汗水挥洒,铸就的是机电人的精神!
可爱的检修人
——长岭机修分公司 五班 欧阳磊
截至6月6日,长岭分公司大检修已持续50余天,尽管检修工作渐近尾声,但收尾与开工保运任务依然艰巨。对检修工人而言,每一次检修都是挑战、成长与历练,更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。
6月以来,酷暑未消,新一轮降雨又至,恶劣天气为检修工作增添重重困难。机修五班肩负化工部环氧丙烷装置、岳阳兴长设备的维护保养及部分改造更新重任。作为新员工,我有幸参与其中,亲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。
烈日下,室外设备检修难度倍增。在班长刘志宏的带领下,机修五班全员迎难而上,凭借默契配合全力推进检修进度。师父黄南江跟我说,看似基础的机泵检修,实则需要长期积累——从复杂故障诊断到规范拆装流程,每一项技能都源自无数次实践总结。
跟随着班组师傅们参加此次检修,不仅是一次让我们新人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,更让我在这些可爱的检修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不怕脏不怕累,吃苦耐劳、任劳任怨的新时代工匠精神。在拆装设备过程中,汗水和雨水淋湿他们的身体,有时设备里残余的介质会溅到他们身上,衣服上会沾有润滑油。现场有时热浪滚滚,有时大雨磅礴,他们的衣服一块油渍一块尘土,但大家毫无怨言,始终专注于手头工作。班长刘志宏已两个月未归家探望父母;组长易田在孩子出生后仅匆匆看一眼,便立即返回岗位,放弃陪产假;女工王琼只能将三个上学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料;青工李尚宇更是为了检修任务,连续两次推迟相亲安排。
这群“可爱的检修人”,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,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岗位,为项目检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。作为青工,我将以他们为榜样,全力以赴投身检修工作,与团队并肩作战,共同完成这项光荣使命。
清扫变电所的一天
——长岭电气分公司 六班 黄宏宇
5月17日,我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,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参与清扫二垅半变电所清扫的任务。这里密布着错综复杂的电缆和设备,而我们的任务,就是清理变电所内所有电气设备,让接下来的运行更高效安全。
低压柜整齐排列,表面蒙着灰白色的尘垢,警示标语“高压危险”在荧光灯下格外醒目。劳保着装佩戴齐全,安全措施落实到位,进行完列队安全讲话后,清扫正式开始。师傅递给我一把绝缘毛刷,示意从柜体顶部开始清扫。“别小看这些灰尘,”他边示范边解释,“化工环境潮湿,积灰多了容易导电,甚至引发短路。”
我学着师傅的样子,将毛刷轻轻扫过柜体表面。灰尘簌簌落下,在阳光中扬起细密的灰雾,仿佛给设备蒙上了一层纱。清扫到接线端子时,师傅突然停下:“你看这里,接线螺丝已经氧化变黑了。”他拧开螺丝,用酒精棉擦拭金属表面,原本暗沉的铜色渐渐显露。“氧化层会增大电阻,发热后可能烧坏设备,清扫也是隐患排查。”
真正的挑战在清理变压器顶部。我踩着绝缘梯缓缓升高,心跳随着高度攀升。变压器外壳滚烫,仿佛能感受到内部线圈的灼热。朱飞在地面举着吸尘器配合,我举起长杆毛刷,对准顶部凹槽反复清扫。灰尘纷纷扬扬落在防护罩上,又被吸尘器“嗖嗖”吸走。汗水顺着脖颈滑落,工作服早已被浸透,但当我退到地面,望着焕然一新的变压器,疲惫感瞬间消散一一原来亲手守护设备的安全,是如此有成就感的事。
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,我差点碰倒一瓶清洁剂,幸亏师傅眼疾手快扶住。“这里每瓶清洁剂都标好了使用范围,可不能弄错。”他指着标签上的“绝缘部件专用”字样,语气严肃,“安全无小事,任何侥幸都可能酿成大祸。”这句话像一记警钟,让我接下来的动作更加谨慎。
清扫结束时,夕阳的余晖透过变电所的窗户洒进来,照亮了擦拭一新的设备。低压柜的指示灯闪烁如星,电缆沟内的灰尘已被彻底清除。师傅拍拍我的肩膀:“第一次能做成这样,不错了。”我望着自己沾满灰尘的手套,突然明白:那些弯腰、擦拭、紧固的动作,不仅是对设备的维护,更是对责任的践行。化工生产的安稳运行,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里。
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检修工作不仅是体力与技术的考验,更是对耐心与专注的磨炼。
机修六班再传捷报,储运原油直输泵检修完满收官
——长岭机修分公司 六班 方小荣
6月10日,原油直输泵房内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多日的沉寂,机修六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时刻——两台直输泵机组大修圆满竣工,且均一次开机试车成功。这一声轰鸣,是对直输泵检修小组将近一个半月辛勤付出的完美答卷,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脸上神情均不在严肃紧绷,露出了轻松且从容的笑容。
4月24日,直输泵检修正式拉开帷幕。在随后的50多个日夜中,副班长彭彬带领检修小组争分夺秒、连续奋战。面对重重困难,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畏惧。
在机修厂房维修间两台设备转子于更换定位轴套的关键时刻,新轴套间隙配不达标的问题,如“拦路虎”横亘在检修小组面前。但检修人员没有丝毫退缩,他们手持工具,一点一点地手工打磨轴套。每一次打磨,都是对精度的极致追求;每一滴汗水,都凝聚着他们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。最终,他们将间隙精准控制在标准范围0.06MM以内,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当叶轮出现动平衡偏差时,检修小组再次凭借顽强毅力与精湛技艺,历经数十次手工打磨、测量和调整,最终使参数达到标准。一位师傅打趣道:“每天睁眼就对着锉刀和铁块,一直磨到装置亮起灯光,手都磨出了泡,连做梦都听见打磨的声音。”这句玩笑话背后,是检修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,更是他们高度责任心的真实写照。
当所有工序准备就绪,迎来组装验收这一“终极大考”时,检修小组高标准、严要求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从设备卫生的清理,到零件的清洗、试装、修整,再到各项检修数据的核对、确认、整理,他们反复检查、确认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。最终,两台设备均以”A+”的成绩一次通过验收,为这场检修攻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此次直输泵大修工作的圆满完成,展现了机修六班全体人员专业的技术水平与顽强的拼搏精神,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。未来,机修六班将继续秉持这种不怕困难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,迎接更多的挑战,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。
变电所清扫有感
——长岭电气分公司 三班 牟良文
四年一度的大检修拉开帷幕,作为热电部维保班组的电气三班,面临着“停工晚、开工早”的特殊挑战,检修任务重、时间紧的压力扑面而来。在参与变电所清扫工作的过程中,我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有了深刻认识。
变电所清扫绝非简单的卫生打扫,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稳定运行与电网安全。日常易被忽视的细微灰尘、杂物,实则是威胁设备安全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清扫时,我发现设备散热孔常被灰尘堵塞,这不仅影响散热效果,更可能引发设备过热故障,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稳定。
要做好清扫工作,需建立科学化的操作流程。清扫前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操作,保障人员安全;清扫时遵循“从上到下、从里到外”的顺序,既能避免重复劳动,又能确保无死角覆盖,显著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,针对不同类型设备、不同环境特点,制定明确的清扫指导方针与操作规程,确保清扫工作有章可循,最大限度降低人为疏漏风险。
团队协作同样是提升清扫质量与效率的关键。通过明确分工,每位成员各司其职,既能保证清扫工作全面覆盖,又能通过相互监督检查,减少工作盲区。引入清扫日志制度,详细记录每次清扫的时间、内容及发现问题,实现问题跟踪与闭环管理,为后续工作改进提供数据支撑。
此外,专业工具的使用和人员能力的提升也不容忽视。吹风机、吸尘器等专业清扫工具,可有效清除传统工具难以触及部位的灰尘杂物,显著提升清扫效果。定期开展清扫人员技能培训,强化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,是保障清扫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必要举措。
变电所清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从细节管控、流程优化、团队协作、技术升级等多维度发力。唯有构建科学完善的清扫管理体系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变电所设备安全稳定运行,为电网可靠供电筑牢防线。
大检修中的仪表“守护者”
——长岭自控分公司 二班 顾陈
湖南石化大检修现场,一支特殊的队伍正悄然行动——他们穿梭于密密麻麻的管线与设备之间,像“医生”般为全厂仪表把脉问诊——这便是本次大检修的仪表专业团队,以精准数据与敏锐洞察力,精心守护着生产装置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在240万汽柴油加氢装置内,仪表检修人员手持万用表、校验仪器,正对差压变送器、压力变送器开展5点校验工作。作为仪表维护的关键环节,规范校验能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,对于校验不合格的仪表设备将及时更换,为装置开工后的可靠监测筑牢根基。
仪表工李世麟带领大家半蹲在调节阀前,仔细核对阀门位号,有序拆除52台关键阀门附件并下线检修。阀芯冲蚀检查、填料泄漏排查、石墨填料更换……每一项操作都严谨细致。他们以流水线作业方式争分夺秒,只为尽快完成检修回装,不耽误装置正常开工。
汪玲师傅负责240万汽柴油加氢机组的仪表检修任务。凭借多年实战经验,她在拆除、检查、校验仪表探头时,既耐心又敏锐,对每一探头的校验过程和数据记录都严格把关。作为装置生产核心,机组设备问题必须趁检修解决,避免“带病”运行。
与此同时,在乙苯装置内,姚维星和同事们背着安全带,在T6、T7、T8脚手架上拆卸双法兰液位计,并进行清理检查。他们仔细查看法兰密封面有无腐蚀、变形或损坏,检查膜片是否鼓包、破裂或渗漏,认真清洗膜盒赃物。液位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生产,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、装置运行波动。
每一次停工检修,都是对仪表团队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的考验。在这片无声的战场中,他们用有心的坚守,将严谨的标准化操作、前瞻性的技术应用与丰富经验相结合,全力保障装置在下一个运行周期实现“准、稳、精”运行。
坚守安全底线,确保完美收官
——长岭自控分公司 五班 袁姚
湖南石化一区2025年检修工作已临近尾声。历经两个多月紧张忙碌的仪表维护维修及各项目施工,虽有点疲倦,但安全与质量这两根弦始终不容松懈。
清晨的班组例会上,班长孟勇反复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,着重提醒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。由于班组负责维护的装置区域周边交通繁忙,车辆往来频繁,为员工出行带来潜在风险,需格外注意。在项目施工班前讲话中,领导也再次明确指出安全生产的核心地位。通过学习,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忽视安全生产可能引发的严重危害。
作为仪表班组,我们的岗位工作对安全防范意识有着极高要求。必须时刻将“安全重于泰山”铭记于心,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,从讲政治的高度来重视安全生产。在大检修这一关键时期,更要杜绝任何侥幸心理。现场作业环境复杂,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;安全监护人务必切实履行职责,及时向作业人员反馈现场情况;同时,在作业过程中要与工艺监护人充分沟通,明确作业范围,确保每一项操作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内。
我在此次检修中主要负责仪表风系统的查漏工作。该项目覆盖整个装置,任务艰巨、周期漫长。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排查仪表气源管漏点,更换老化配件。尽管检修工作辛苦,但全体成员必须提振精神、一鼓作气,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,坚决杜绝任何安全事故,为此次检修画上圆满句号。
“铁人”吴志康
——长岭机修分公司 一班 方美华
机修一班加氢项目组吴志康,号称“铁人吴志康”,他干起活来不愧对“铁人”这个称号,吃苦耐劳,不怕脏,不怕累。
在此次大检修中,吴志康担任加氢项目组组长,全面负责加氢汽压机、风机等重要设备的检修工作。其中,拆卸汽轮机螺栓堪称“硬骨头”。由于高温导致的热胀冷缩,螺栓牢牢“锁死”,即便使用液压扳手,仍有几个螺栓纹丝不动,甚至把套筒都打破了。面对困境,吴志康果断采用火焊烘烤的方式,利用热胀原理使螺栓膨胀,最终成功将其拆卸下来。
吊装转子、调整间隙、吊装大盖……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。这些看似粗重的机组部件,实则对配合面精度要求极高。吴志康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,在处理这些精细工作时,坚持不戴手套,徒手操作。他用面粉吸附杂质,再以白绸布反复擦拭,将配合面清理得一尘不染。
工作中,吴志康始终不忘师带徒的责任。组内的周子豪、彭谦、辜震豪等年轻员工刚参加工作不久,在这一个月的加氢项目检修过程中,吴志康不仅言传身教,培养他们吃苦耐劳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,还经常对周子豪说:“干钳工这一行,就是要把配件、密封面清洗干净,该量的数据要量。”19岁的彭谦更是将吴志康的教导牢记于心,每次接到任务都认认真真完成,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。吴志康鼓励年轻同志们把握大检修这一难得的实践机会,坚持学中干、干中学,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。
在吴志康的感染下,整个项目组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。为了抢进度,他带领组员加班加点,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收工的小组。但付出终有回报,他们不仅是完成任务最快的,更是完成质量最好的。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,吴志康带领的小组获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,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。